太湖藍藻江湖結尾兇手是誰(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太湖藍藻 每到夏天,太湖藍藻就會出現,這似乎已經成了一種慣例。若是到太湖邊去轉一轉,就會聞到一股刺鼻的臭味。尤其是梅梁湖十八灣一帶,由于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更是難以忍受。前些年,大概走到湖邊幾百米的樣子,才能聞到臭味;湖邊的豪宅,如太湖錦園就深受其擾。今年則不然,經開區金匱公園一帶都不得不“享受”這天賜臭味了。 太湖 公交車從始發站開出時,有美妙的歌聲傳出,就是那首婉轉動聽的《太湖美》,我沉浸在其中,想象著江南的美麗,感嘆著往事的流逝與不可捉摸?!按簛斫G如藍”,沒想到唐時的詩人白居易也能預測到千余年后的事情。當時的“綠如藍”是遠觀后的景象,即如“草色遙看近卻無”的朦朧,而如今,卻變為現實,一發而不可收拾了,可見人類改造自然之偉力。 無錫,充滿著溫情和水 黿頭渚的一塊巨石上刻著一行文字,“無錫,充滿著溫情和水”,這是這個城市的旅游宣傳口號。多么美麗的詞語,在這個江南的水鄉,更增添了一份嬌滴滴的美感。我曾多次穿行與城市或者鄉間的小巷,試圖尋找一絲關于“溫情與水”的印跡,卻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了,在黑色的臭水之畔,柔弱的人們繼續著祖先傳下的溫情,安然度日如年。 據說,藍藻又一次爆發了,在絲毫沒有覺察中,我竟然感到了一絲詫異。似乎具有了對于臭水的免疫力,不在出現驚詫和恐懼,習慣于漫步在臭水之畔,任憑楊柳春風拂面。習慣,真是一個好東西,足以讓你不再恐懼,也足以讓你安然于此。溫水青蛙,或許只是一個謠傳,在自設的枷鎖里,你做著一個自慰的夢,然后安樂死。 2020年5月,彩虹步道將太湖與貢湖灣分成截然不同的兩面 一年前,同學給我電話,讓我去上海避難。我毅然拒絕了他,發現自己竟是如此的崇高與偉大,在災難面前,選擇與各位同行,而不是拋棄。其實,我清晰地知道,上海也和我們一樣,只是沒有藍藻,卻也有磁懸浮的聲音之污。我們都是一樣的人,同學的救助只能是一棵漂浮在臭水之上的稻草,即使可以帶你到岸,也是奄奄一息了。 那時候,你是多么恐懼,平時嘩嘩流逝的自來水,變成金子般寶貴。家家戶戶購買純凈水,我卻被知情者告知,其實都是一樣的。我想到了電影《洗澡》,西北的干旱之地,為了給出嫁的女兒洗一次澡,竟然要用“汗滴禾下土”收獲的糧食去換;我想到了電影《老井》,為了一口井,睦鄰的鄉親槍械相向。我所生活的城市,小橋流水,魚米之鄉,應該是多么的幸福,卻又是多么的傷感。他鄉無水可喝,此處有水無法喝。 有專家友情告知,太湖藍藻已是常態,而非異常狀態,并呼吁公眾應理性看待(4月20日《新京報》)。樸實的言辭,真摯的情感,在無法無力無心改變后,我們不會再痛哭流涕,也不會再憤怒,更不會貿然的發短信,而是要在這種常態的臭水之畔度日如年,并心安理得。 莫做刁民,否則縣太爺的巡捕就會拿著令牌來到你家門前。其實,所謂的刁民,只是草莽之徒,看不到父母官的用心良苦,舉著杯子喝消毒水以示正常的姿態,只能讓你選擇感恩,而非異議,更不是歇斯底里的抱怨,抑或扇風鬧事了。這就是一場游戲,規則已經制定好,裁判也已經選好,你就安心去做運動員或看客就好了。知道了,是皇上的御批,而非市井刁民的權利。不應該知道卻知道了,要么是你鬧心,要么是你讓別人鬧心,何樂而為呢? 太湖藍藻再一次爆發了,你聞到臭味了嗎? 我沒有。 誠然,自2007年因太湖藍藻爆發帶來的自來水危機候,無錫已經痛定思痛,關?;蜻w移出諸多化工等污染企業,還在太湖北岸沿線建立許多藍藻打撈站與處理廠。不過,一旦大面積出現,還是難以處理與有效防范。 太湖周邊城市分布圖 很多朋友可能不清楚,太湖周邊,分別有江蘇的蘇州、無錫、常州與浙江的湖州,為什么太湖卻幾乎全部歸江蘇管轄。這實際上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從太湖剿匪與太湖治理的角度來考慮到。然而,現在問題卻來了,難道太湖藍藻爆發,浙江湖州就沒有“貢獻”一份力? 文 / 王山陽
下面這篇小文章寫于2008年,十二年后再看,果真是百感交集
2020年的感想
即如網友所說,無錫雖號稱“太湖明珠”,也深得太湖之力,可以說是太湖牌打得做好的城市。然而,太湖藍藻問題,卻非無錫一地造成,也非無錫一地可以改變。這個鍋,不能單純讓無錫來背。
其實,不管是蘇錫常,還是湖州,都是喝著太湖水長大的,都應該將太湖視為自己的母親湖,要真愛她、關心她。只有真正建立太湖生態治理協作機制,才能有效地實現太湖的有效治理與生態修復。敬請關注頭條號無錫冷知識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北熱新能源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mgscenter.com/archives/45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