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松香※— ★常熟松香★
本文由(Kevin Johnson)提供,觀看了脂松香的用戶還觀看了國內脂松香哪一家好,酯松香和松脂,松香是什么。
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看點:
松香如何區分?
松樹樹脂加工制得的含有多種樹脂酸及少量脂肪酸和中性物的固態熔合物。外觀呈淡黃色至黃紅色,甚至暗紅黑色。有玻璃光澤,性硬脆,斷面呈貝殼狀。中國17世紀中期陳元龍撰《格致鏡源》記載:“松之津液,一名‘松香’,一名‘松膠’,一名‘瀝青’,以通明者為勝?!?/p>
松香按原料來源不同,可分為:①脂松香。從松樹立木采集之松脂加工而得(見松脂加工)。②木松香。從明子(富含樹脂的木材)浸提制得。③浮油松香。針葉樹材硫酸鹽法制漿所得木漿浮油經分餾而得。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世界松香年產量徘徊在110萬噸左右,其中脂松香占60~65%,木松香占12~15%,浮油松香占23~27%。生產松香國家有中國、美國、蘇聯、葡萄牙、墨西哥、印度、瑞典、西班牙、芬蘭、波蘭、希臘、聯邦德國、法國等約30個國家。中國盛產脂松香,80年代初松香年產量達40萬噸,成為世界上產脂松香最多、出口量最大的國家,木松香及浮油松香也有一定發展。美國以生產浮油松香為主,木松香次之,脂松香很少。蘇聯以產脂松香為主,木松香次之,浮油松香目前尚少。
成分
松香主要組成是樹脂酸,約占85~90%,其余為脂肪酸和中性物。
樹脂酸
具有1個三環菲骨架含有2個雙鍵的一元羧酸(分子式為C20H30O2),但亦發現了結構不同的濕地松酸和含有2個羧基的南亞松酸。已確定結構的樹脂酸主要有13種(見圖),通常按照樹脂酸結構中雙鍵的不同位置和連接在C-13上的取代基不同把樹脂酸分為樅酸型樹脂酸和海松酸型樹脂酸兩個主要類型。樅酸型樹脂酸(圖中1~4)在C-13位置上與一個異丙基相連,具有共軛雙鍵,易受熱或酸的作用而異構化,易氧化,在紫外線區域內,顯示出強吸收光譜。海松酸型樹脂酸(圖中8~11)在C-13位置上與一個甲基和一個乙烯基相連。兩個雙鍵為非共軛的,因之對熱和酸的異構相對穩定,在紫外線區域具有弱的吸收。幾種主要采脂樹種得到的松香的樹脂酸組成如表1。
表1脂肪酸
脂松香中的脂肪酸含量小于6%,浮油松香中含量較多。所含飽和脂肪酸如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櫚酸、硬脂酸等,其中以棕櫚酸為主。不飽和脂肪酸如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等,含量約為脂肪酸總量80~90%。
中性物質
松香含有6~7%的中性物,其成分極為復雜。主要由單萜、單萜醇、倍半萜以及二萜烴、二萜醛和二萜醇組成。
性質
易溶于醇類、酮類、醚類、酯類、二硫化碳、鹵代烴和芳烴中,在烴類溶劑中溶解性略差,不溶于冷水。密度1.070~1.085克/平方厘米,軟化點62~82℃,沸點250℃/5毫米汞柱,閃點216℃,易氧化,燃燒時發出大量濃黑煙,霧狀粉塵自燃點130℃,與空氣混合爆炸下限12.6克/立方米。松香具有易結晶的特性,即在厚而透明的松香塊中出現樹脂酸晶體,使松香變渾濁。結晶松香的熔點增高(110~135℃),難于皂化,在一般有機溶劑中有析出晶體的趨向,使用價值降低。松香的化學性質取決于樹脂酸分子結構中雙鍵和羧基能起的各種化學反應,如異構、氧化、氫化、歧化、聚合、加成、成鹽、酯化、氨解、脫羧等,這些反應確定了松香的化學特性與用途。如樹脂酸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樹脂酸,使松香的顏色加深。
質量指標
中國脂松香的質量按國家標準,共分6級(表2),特級至五級的色澤標準分別接近美國農業部(USDA)的色澤標準X、WW、WG、N、M、K級。
表2展望
為了提高松香的穩定性,改善其物理性質,擴大使用范圍和提高使用價值,通常將松香改性或制備成松香衍生物后再行利用。如氫化松香、歧化松香、聚合松香、馬來松香、松香酯、松香鹽、松香胺、氯化松香、松香醇、松香改性不飽和聚酯、松香改性酚醛樹脂等。松香的發展勢趨是:培育高產脂松樹品種,建立采脂基地,擴大原料來源;與造紙工業結合發展浮油松香,以滿足世界對松香日益增長的需要;繼續開發松香深度加工產品,擴大松香利用的新領域。
松香的理化性質
松香按其來源分為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3種。脂松香也稱放松香,顏色淺,酸值大,軟化點高;木松香又稱浸提松香,質量不如脂松香,顏色深,酸值小,且易從某些溶劑中結晶;浮油松香又稱妥爾油松香。松香為一種透明、脆性的固體天然樹脂,是比較復雜的混合物,由樹脂酸(樅酸、海松酸)、少量脂肪酸、松脂酸酐和中性物等組成。松香的主要成分為樹脂酸,占90%左右,分子式為C19H29 COOH,分子量302.46。樹脂酸是最有代表性的松香酸,屬不飽和酸,含有共軛雙鍵,強烈吸收紫外光,在空氣中能自動氧化或誘導后氧化。松香外觀為淡黃色至淡棕色,有玻璃狀光澤,帶松節油氣味,密度1.060~1.085g/cm3。熔點110~1 35℃,軟化點(環球法)72~76℃,沸點約300℃(0.67kPa)。玻璃化溫度Tg一30~38℃。折射率1.5453。閃點(開杯)216℃。燃點約480~500℃。在空氣中易氧化,色澤變深。
能溶于乙醇、乙醚、丙酮、甲苯、二硫化碳、二氯乙烷、松節油、石油醚、汽油、油類和堿溶液。在汽油中溶解度降低。不溶于冷水,微溶于熱水。松香具有增黏’、乳化、軟化、防潮、防腐、絕緣等優良性能,不足之處是在溶劑中結晶傾向大。松香的結晶性,是由于松香中的異構體在某些溶劑中溶解度和松香中的水分不同所致。松香水分含量<0.15%不結晶;>0.15%容易結晶;>0.16%嚴重結晶。松香結晶是影響松香質量的重要問題之一,會使膠黏劑出現絮狀物或沉淀小顆粒,也使膠液變得不透明。松香的結晶性可用下法檢測:取lOg松香l碎塊和10mL丙酮置于試管中,塞緊、溶解、靜置,若在15min內結晶析出,則此松香容易結晶;如在2h后才析出,表明此松香不易結晶,可以放心使用。
松香的品質,根據顏色、酸值、軟化點、透明度等而定。一般顏色愈淺,品質愈好;松香酸含量愈多,酸值愈大,軟化點愈高。
松香的黏性甚佳,尤其是壓敏性、快黏性、低溫黏性很好,但內聚力較差。由于松香含有雙鍵和羧基,具有較強的反應性,故對光、熱、氧較不安定,表現出耐老化性不好、耐候性不佳,容易產生粉化和變色現象,松香極細粉塵與空氣的混合物有爆炸危險性。松香分為特、一、二、三、四、五共6級。
松香有毒嗎?
松香本身對人體毒性不大,松香氧化后產生的過氧化物嚴重影響人體健康
松香是松樹科植物中的一種油樹松脂,主要成分為C19H29COOH。分“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3種。常被家禽屠宰業者作褪毛劑使用。
松香本身對人體毒性不大,但其常常含有鉛等重金屬和有毒化合物,加上業界為貪圖低成本反復使用,松香氧化后產生的過氧化物嚴重影響人體健康,因此變成受管制產品。
擴展資料:
施工的工人要注意,在進行操作的時候應加強通風,平時最好是戴好口罩等防護的用品。尤其是在溫度高的時候,松香會產生量比較大的氨氣,時間長了就會影響人的健康,還會污染環境。
有些人會將它用在牲畜的脫毛上,要是這樣的情況,那最好不要隨意的食用這樣的牲畜,以免出現不必要的危害。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松香
松香的主要來源是什么?
有許多樹木的軀干受到劃損的時候都會分泌出汁液,松樹也是其中一種。由松樹分泌出來的液體凝結之后的樹脂就叫做松香。
脂松香使用采割的形式收集松脂再加工提煉而成的松香叫脂松香。其特點是對松樹能連續采割,有利于資源的充分利用。
松香傳統使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
松香按其來源分為脂松香、木松香、浮油松香3種。脂松香也稱放松香,顏色淺,酸值大,軟化點高;木松香又稱浸提松香,質量不如脂松香,顏色深,酸值小,且易從某些溶劑中結晶;浮油松香又稱妥爾油松香。松香為一種透明、脆性的固體天然樹脂,是比較復雜的混合物,由樹脂酸(樅酸、海松酸)、少量酸、松脂酸酐和中性物等組成。
松香的主要成分為樹脂酸,占90%左右,分子式為C19H29 COOH,分子量302.46。樹脂酸是最有代表性的松香酸,屬不飽和酸,含有共軛雙鍵,強烈吸收紫外光,在空氣中能自動氧化或誘導后氧化。
松香外觀為淡黃色至淡棕色,有玻璃狀光澤,帶松節油氣味,密度1.060~1.085g/cm3。熔點110~1 35℃,軟化點(環球法)72~76℃,沸點約300℃(0.67kPa)。玻璃化溫度Tg一30~38℃。折射率1.5453。閃點(開杯)216℃。燃點約480~500℃。在空氣中易氧化,色澤變深。
松脂的意思
開割松樹樹體后流出來的含油樹脂。樹木生理活動的產物,主要由萜類化合物組成。剛流出的松脂是無色透明的油狀液體,暴露在空氣中后隨萜烴化后物的逐漸揮發而變稠,最后成為白色或黃色的固態物質——毛松香。松脂是制造松香和松節油的原料。
形成和組成 松樹針葉進行光合作用生成的糖類,再經過復雜的生物化學變化,在木材的薄壁細胞中形成松脂,它通過泌脂細胞壁滲入樹脂道。樹脂道是松樹特有的結構,在木質部、針葉和初生皮層中形成 3個獨立的系統。木質部的樹脂道有縱生和橫生兩種,它們在木材中互相溝通形成樹脂道系。采割松脂時,只要割傷樹干外緣木質部,松脂就會通過樹脂道系外流。
松脂主要由樹脂酸和萜烴組成,此外還含有少量雜質和水分。樹脂酸和萜烴的含量因樹種、產地、采脂方法和貯存期而異。馬尾松松脂一般含75%左右的樹脂酸和20%左右的萜烴,其余為水分和雜質。松脂中樹脂酸有兩類:①樅酸型酸,包括樅酸、左旋海松酸、長葉松酸、新樅酸、去氫樅酸,是樹脂酸中的主要部分。②海松酸型酸,包括海松酸、異海松酸。馬尾松松脂中含有較多的左旋海松酸,但在加工過程中受熱異構成其他樅酸型酸,所以松香中基本上不含左旋海松酸,而含較多的其他樅酸型酸,特別是樅酸。南亞松松脂含有二羧基樹脂酸。松脂中的萜烴主要是 a-蒎烯和β-蒎烯。兩者含量隨樹種和地區等變化較大。此外還有β-水芹烯、莰烯、香葉烯、雙戊烯、長葉烯、石竹烯等。中國產松脂含蒈烯甚少。
采集 開割松樹樹干,收集泌出松脂的全部作業,簡稱采脂。中國采脂用的主要樹種有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云南松(P.yunnanensis)、思茅松(P.kesiya var.langbianensis)和南亞松(P.latteri)等。
采脂方法 一般在松樹胸徑達20厘米以上開始采割。按割期長短分長期采脂(10年以上)、中期采脂(6~9年)和短期采脂(3~5年);按采割特征有常規法、化學法和強度法。常規法有兩種:①下降式采脂,中國以此法為主。在疤節較少的向陽面樹干上刮去粗皮,制作供開中溝和側溝用的刮面。粗皮刮到無裂紋即可,殘留粗皮厚度不超過 0.4厘米,然后在刮面正中開中溝,長約25~35厘米,寬約1.5~2厘米,溝槽外寬內窄,筆直而光滑,深度以不傷及內皮為宜。第1對側溝開在中溝頂端,側溝夾角為90°,溝深0.3~0.4厘米,寬度不超過0.2厘米。第 2對側溝開在第1對側溝的下方,依次由上往下開側溝,此法因而得名。兩次開割側溝的間隔時間隨樹種而異,馬尾松1~2天,云南松2~3天,要求所開側溝等長、等深、平行。側溝所占部位稱割面,割面比刮面每邊窄 2厘米,割面長度約20厘米。第 2年的割面緊接在上一年割面的正下方。如此逐年采割,直到離地面20厘米左右為止。第一個割面在樹干上的高度按采脂期限決定,如以10年為期,應距地面220厘米以上。10年以后,割面可配置在樹干的另一方或第一年割面的上方。割面寬度占樹干周長的百分率叫割面負荷率,根據采脂年限、樹干直徑和外形確定。采脂年限在10年以上者,負荷率為40%;6~9年者為60%以下;3~5年者為70%以下;1~2年者為80%以下。一般一樹一個割面。樹徑大當一個割面超過50厘米時,配置兩個平行的割面,割面間留有不小于10厘米寬的垂直營養帶。用下降法所得松脂質量較好。②上升式采脂。與下降式相反,第 1對側溝配置的刮面的下部,以后由下向上順次開割新側溝,側溝夾角60°,不開中溝。側溝間留有不帶皮的條紋,以利松脂經過它流入受脂器。上升式開溝較易,割面處于有利于營養物質供應的位置,產量較下降法采脂的高。但松脂易流經割面,且較長時間停留在割面上,松節油揮發量大、松脂質量較差。
化學采脂是用化學藥品刺激松樹,使其多分泌松脂,延長流脂時間,提高松脂產量和勞動生產率。方法有:①以亞硫酸鹽制漿蒸煮廢液生產酒精后的醪液(簡稱亞硫酸鹽酒精醪液)等刺激松脂分泌。即在下降式采脂的每對側溝上噴0.5~1.0克比重約為1.05的亞硫酸鹽酒精醪液,可提高松脂產量30%左右,適用于10~15年采脂期。②以硫酸黑膏刺激松脂分泌。即用具有涂嘴的聚乙烯瓶將硫酸和載體配成的黑膏擠成條狀涂布在割溝上,割溝深 0.2~0.3厘米,寬1.0~1.5厘米,割溝間留2.5~3.5厘米的樹皮帶,排成魚骨狀。割面負荷率可提高到70~80%,割溝流脂期長,間隔期馬尾松取6~8天,云南松取15~20天。此法適用于伐前1~3年采脂,又叫強度化學采脂。
強度采脂采用加大割面負荷,增開割面,縮短間隔期等辦法,適用于伐前1~3年松林。
采脂季節根據當地氣候條件而定。在中國一般以日平均氣溫在12~15℃以上為宜。刮皮最好在冬季或早春進行,這時樹液流動量少,不易傷及內皮。夏季氣溫升高、雨量多、濕度大、光合作用強、樹液流動快、產脂量增加,是最好的采脂季節。
采脂工具除刮皮刀外,還有割刀導脂器和受脂器。導脂器安在刮面底部或中溝下端,受脂器在導脂器的正下方。
松樹單株脂產量因樹種品系、樹齡、生長地區的氣候和環境以及采脂技術等而有很大差別。馬尾松、云南松用常規方法的單株年產脂量為3~5千克,思茅松為4千克,南亞松 8~10千克。松脂質量按顏色、含油量、雜質和水分等劃分等級。優等松脂外觀為微黃色或白色液體,不夾雜塊狀松脂,含有較多的松節油,少量的水分和機械雜質。
松脂的貯運和加工 松脂貯運時應注意防止松節油大量揮發損失和氧化變質;最好勿與鐵器接觸,以防松脂顏色變深。貯脂地點應嚴禁煙火。中國主要有兩種加工方法:①蒸氣法。先將松脂與適量松節油加熱溶解成含油量達38%左右的脂液,同時加水洗去有色物質。如脂液的顏色深,需加少量草酸等脫色,經過濾、澄清除去雜質和水分。最后進行間歇式或連續式水蒸氣蒸餾,餾出的揮發組分冷凝后為松節油。餾余物松香,趁熱放出。此法生產的松香質量好,生產安全,適于大、中型工廠。②直接火法。將松脂裝入蒸餾鍋內,用直接火加熱至一定溫度后滴入適量清水,水受熱成蒸氣將松節油蒸出,最后將鍋內松香趁熱放出,濾除雜質即為成品。此法簡易,適用于就地加工松脂,但產品質量較難控制,生產不太安全。
世界生產情況 生產脂松香的主要國家有蘇聯(年產20萬噸左右)、葡萄牙(10萬噸左右)、墨西哥和印度等。國外普遍采用化學采脂,勞動生產率較高。美國最早采用割皮硫酸刺激采脂(伐前強度采脂),濕地松每株年產松脂 6千克,每一工人每年生產松脂20噸。蘇聯主要用亞硫酸鹽酒精醪液刺激采脂,每人每年采脂可達 5噸。葡萄牙推廣窄割面化學采脂,以硫酸黑膏為刺激劑,每株松樹年產松脂 2千克。世界松香年耗量長期維持在 110萬噸左右。由于浮油松香和木松香的原料日趨短缺,有依靠脂松香來滿足需要之勢。
松脂有哪些生產國?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脂松香生產國,占世界脂松香總產量60%左右,其次依次為巴西、印尼、俄羅斯及越南等國。
松香的性能是什么?
松香是松樹樹干內部流出的油經高溫熔化成水狀,干結后變成塊狀固體(沒有固定熔點),其顏色焦黃深紅。松香以松樹松脂為原料,通過不同的加工方式得到的非揮發性天然樹脂。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肥皂、造紙、油漆、橡膠等行業。日常生活方面主要用在電路板焊接時作助焊劑,在樂器方面松香被涂抹在二胡、提琴、馬頭琴等弦樂的弓毛上用來增大弓毛對琴弦的摩擦。
松香也是我國一種傳統中藥,具有祛風,燥濕,排膿,拔毒,生肌,止痛等作用,可以外用或者內服。
松香的作用有哪些?
松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應用于各工業部門,主要作用有:
1、肥皂工業 松香與純堿或燒堿一起蒸煮,形成松香皂。松香皂具有很大的去污力,易溶于水,能溶解油脂,易起泡沫。松香具有粘性,可使肥皂不易開裂和酸敗變質。
2、造紙工業 松香在造紙工業上用作抄紙膠料。松香與苛性鈉制成松香鈉皂,即膠料,膠料與紙漿混合并加入明礬,使松香成為不溶于水的游離樹脂酸微粒附著在小纖維上,當紙漿在干燥圓筒上滾壓加熱時,松香軟化填充在纖維之間,這種作用叫"上膠"或"施膠"。紙張"上膠"后,可增強抗水性,防止墨水滲透,改善強度和平滑度,減少伸縮度。
3、油漆涂料工業 松香易溶于各種有機溶劑,而且易成膜,有光澤,是油漆涂料的基本原料之一。松香在油漆中的作用是使油漆色澤光亮,干燥快,漆膜光滑不易脫落。
4、油墨工業 松香在印刷油墨中主要用作載色體,并增強油墨對紙張的附著力。油墨中若不用松香,印制成的墨跡就會色調呆滯,模糊不清。
5、粘合劑工業 以松香酯和氫化松香酯為基本原料的粘合劑,常用作熱熔性粘合劑、壓敏粘合劑和橡膠增粘劑
6、橡膠工業 松香在橡膠工業上用作軟化劑,可增加其彈性。歧化松香鉀皂可作合成橡膠的乳化劑。
7、食品工業 氫化松香與多元醇作用,可制得一種食用松香酯,用于制造口香糖和泡泡糖。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北熱新能源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mgscenter.com/archives/643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