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 ★淮河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址★
本文由(Olivia Lowery)提供,觀看了淮河流域的用戶還觀看了淮河正陽關以上流域面積,淮河流域生態環境論文,淮河流經安徽詳細圖。
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看點:
- 淮河流域哪個市被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城市
- 淮水是在哪,淮南地區指的是哪里呢?
- 長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
- 淮河的起源地在哪里
- 淮河在河南的什么地方?
- 淮河流域包括哪幾個省市哩?
- 淮河流域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
- 淮河有多長?
淮河流域哪個市被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城市
答案:黃山市
淮水是在哪,淮南地區指的是哪里呢?
洪河口以上為上游,長360公里,地面落差178米,流域面積3.06萬平方公里;洪河口以下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公里,地面落差16米,中渡以上流域面積15.8萬平方公里;中渡以下至三江營為下游入江水道,長150公里,三江營以上流域面積為16.46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地跨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和山東五省,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以廢黃河為界,整個流域分成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淮河
外文名
huai river
別名
淮瀆,華夏風水河
地理位置
亞洲
發源地
河南省桐柏山老鴉叉
展開全部
概述
(圖)淮河
(圖)淮河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淮河下游水分三路。主流通過三河閘,出三河,經寶應湖、高郵湖在三江營入長江,是為入江水道,至此全長約1,000公里;另一路在洪澤湖東岸出高良澗閘,經蘇北灌溉總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在扁擔港入黃海,全長163.5公里;第三路在洪澤湖東北岸出二河閘,經淮沭河北上連云港市,經臨洪口注入海州灣。[1]
淮河可以分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支流眾多,歷史上的淮河是一條從淮安云梯關獨流入海的河流。沂河、沭河、泗河都是淮河的下游支流。
淮河和秦嶺一起構成了中國的地理分界線,以北為北方,以南為南方。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年均等降水線大致沿淮河和秦嶺一線分布?;春友鼐€經過城市主要有南陽、信陽、阜陽、六安、淮南、蚌埠、滁州、淮安、鹽城。除了滁州,淮安和鹽城流行江淮官話,其余均為北方中原官話?;春樱呕春右员睘槿A北平原(黃淮平原),以南為長江中下游平原(江淮平原)在江蘇淮河以南至長江區域又稱里下河平原,主要城市有淮安,鹽城,揚州,泰州和南通。
歷史沿革
(圖)淮河
(圖)淮河
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最早的歷史地理典籍《禹貢》上就記載著“導淮自桐柏”。確切地說,淮河發源于河南省桐柏縣境內的桐柏山主峰太白頂(又稱大復峰)。由無數小溪匯合成小河,直到桐柏縣城以西15千米處的小鎮固廟,才開始形成河床。因此,歷史上曾把固廟視為淮河之源。
淮河水利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600年以前,在支流淠河和東淝河之間洼地周圍,圈堤蓄水,即著名的古代水利工程芍陂。經歷代維修擴建,堤周長在一百里至三百里之間變化。
公元前486年,挖通了邗溝,開通了淮河和長江之間的航運。
公元前482年,又開通了鴻溝,由淮河支流泗水,經古濟水到達黃河。
公元605年,又修建了通濟渠,從黃河引水在泗州入淮水。這些古運河對南北交通起了重要作用。
黃河侵淮奪淮后,淮河水患頻繁。明代潘季馴主持治水,在洪澤湖周邊筑堤,蓄納淮河來水,企圖”蓄清刷黃”(用淮河水刷深黃河入海河段)維持漕運,但未達到預期效果。后來,楊一魁主持治水時,把淮河洪水分入運河,并由芒稻河入長江,是為導淮入江的開始。
20世紀初,又進行了各種導淮方案的研究,其中包括把淮河水全部導入長江和部分入江、部分入海以及全部入海的方案。
1949年后,淮河的治理開發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成立了流域管理機構,進行了流域規劃,并全面地對河流進行了治理開發。
2003年開通淮河入海水道,自二河閘下游,緊貼蘇北灌溉總渠北岸入海。
地理位置
(圖)淮河
(圖)淮河
淮河流域地處中國東部,介于長江和黃河兩流域之間,位于東經111°55′~120°45′,北緯31°~36°,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
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毗鄰。
流域西部、西南部及東北部為山區、丘陵區,其余為廣闊的平原。山丘區面積約占總面積的1/3,平原面積約占總面積的2/3。
淮河干流以北為廣大沖、洪積平原,地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流域內除山區、丘陵和平原外,還有為數眾多、星羅棋布的湖泊、洼地。
水系組成
淮河干流水系
1、淮河干流
淮河流域示意圖
淮河流域示意圖
自西向東,經河南省南部、安徽省中部,在江蘇省中部注入洪澤湖,經洪澤湖調蓄后,主流經入江水道至揚州三江營注入長江。
河源至洪河口為上游,長360km,落差174m,流域面積3萬多km2 ;
洪河口至洪澤湖出口中渡為中游,長490km,落差16m,流域面積13萬多km2 ;
中渡至三江營為下游,長150km,落差6m,流域面積3萬km2 。
2、淮河支流
流域面積大于1萬k㎡的一級支流有4條,大于2000k㎡的一級支流有16條,大于1000k㎡的一級支流有21條。
右岸較大支流有史灌河、淠河、東淝河、池河等;左岸較大支流有洪汝河、沙潁河、西淝河、渦河、澮河、渫潼河、新汴河等。
在淮河流域水系中有許多湖泊,其水面總面積約7000km2 ,總蓄水能力280億m3,其中興利蓄水量60億m3 ,較大的湖泊有緘西湖、城東湖、瓦埠湖、洪澤湖、高郵湖、寶應湖等。
洪澤湖是淮河流域中最大的湖泊,它承轉淮河上中游約16萬平方千米的來水,在12.5m水位時,水面面積2069平方千米、蓄水量3l億m3 ,是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F在是一個集調節淮河洪水,供給農田灌溉、航運、工業和生活用水于一體,并結合發電、水產養殖等綜合利用的湖泊。設計洪水位16.0m,校核洪水位17.0m,校核洪水位時相應容量為135億m3 。
沂沭泗水系
沂沭泗水系位于淮河流域東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組成,均發源于沂蒙山區,流經魯、蘇兩省,總面積近8萬km2 。
1、沂河
沂河經山東省的沂源、沂水、沂南、臨沂、郯城和江蘇省的邳縣、新沂等縣市后入駱馬湖,全長574km。駱馬湖以上流域面積11600km2 。
主要支流有東汶河、蒙河、涑河、柳青河、白馬河等。沂河干流的安全行洪能力:臨沂站為12000立方米每秒,李莊站為7000立方米每秒,華沂站為6000立方米每秒。
2、沭河
沭河經山東省的沂水、莒縣、莒南、臨沂、臨沭、郯城和江蘇省的新沂、沭陽等縣、市后匯入新沂河。沭河距沂河約20km,兩河平行南下。沭河南流至臨沭縣大官莊時分為兩支,南支為老沭河(亦稱總沭河),東支新沭河。
沭河較大的支流有袁公河、鶴河、潯河、高榆河、柳青河和湯河等。沭河總流域面積5970km2 (其中大官莊以上4519km2 ),干流長300km。
3、泗河
泗河是南四湖湖東地區最大的一條山洪道,發源于山東省新泰市的太平頂山西側,流經新泰、泅水、曲阜、兗州、鄒縣、濟寧和微山等縣市,于濟寧市郊入南陽湖,河長159km,流域面積2366km2。河口的行洪能力約3600立方米每秒。
4、南四湖
位于濟寧以南、徐州以北,由南陽、昭陽、獨山、微山等4個湖泊組成,故稱南四湖。湖區南北長125km,東西寬6~25km,湖面面積1266km2 ,最大防洪庫容54億m3 。1958年在南四湖湖腰建成二級壩樞紐工程,將南四湖分為上下兩級。上級湖面積602km2 ,下級湖666km2 。上級湖洪水位36.5m時,相應容量23.10億m3 ;下級湖36.0m時,容量30.78億m3 。匯入南四湖的河道有53條。南四湖的水從韓莊運河、伊家河、不牢河、老運河等河進入中運河。
5、駱馬湖
位于江蘇省宿遷市、新沂兩市的沂河與中運河交匯處,集水面積5.12萬km2 。入湖水系有沂河、南四湖、韓莊運河及中運河等。設計洪水位25.0m時,相應蓄水量15.85億m3 ;校核洪水位26.0m時,相應蓄水量19億m3
長江與淮河流域的分界線?
淮河從源頭到河南、安徽交界處的洪河口,是它的上游,長382千米。這一段淮河穿行于山地和丘陵之間,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點,水流比較湍急,暴漲暴落。自洪河口到江蘇省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為中游?;春又杏伪卑稙辄S淮平原的一部分,南岸為江淮丘陵,是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嶺。從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到三江營或扁擔港入黃海為淮河下游。從河源到入???,長度大約為1000千米。
淮河的起源地在哪里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南部桐柏山主峰太白頂西北側河谷,干流流經河南、湖北、安徽、江蘇四省,于江蘇省揚州市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為1000公里。
淮河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及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與黃河流域毗鄰。流域面積約為27萬平方公里,以淮安古清口以東古淮河河道為界,流域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
擴展資料:
流域概況: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南陽市桐柏山老鴉叉,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在三江營入長江,全長1000公里,總落差200米?;春拥脑搭^是由桐柏山58條支流匯成。江河之源的認定,一般遵循“位高為源,位遠為源”的原則。
淮井定為淮河正源,具備三個原因:一是它在淮河58條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東海最遠;二是秦始皇時便在這里建立了淮祠,是歷代皇廷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載:清乾隆皇帝兩次遣官到這里探源,時布政使江蘭、河南巡撫畢源都是在這里探得淮水真源的。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淮河
淮河在河南的什么地方?
淮河流域地處我國華中河南與華東地區蘇皖,西起桐柏山、伏牛山,東臨黃海,南以大別山、江淮丘陵、通揚運河和如泰運河南堤與長江流域分界,北以黃河南堤和沂蒙山脈與黃河流域毗鄰,流域面積27萬平方公里。流域內以廢黃河為界,分為淮河和沂沭泗河兩大水系,面積分別為19萬平方公里和8萬平方公里。
淮河發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區,由西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三省,干流在江蘇揚州三江營入長江,全長約1000公里?;春酉掠沃饕腥虢?、入海水道、蘇北灌溉總渠和分淮入沂四條出路。沂沭泗河水系位于淮河東北部,由沂河、沭河、泗河組成,均發源于沂蒙山區,主要流經山東、江蘇兩省,經新沭河、新沂河東流入海。
淮河流域包括哪幾個省市哩?
淮河流域流經河南省,安徽省,江蘇省,湖北省,全長一千公里,在江蘇省楊州市入黃海。自古以來,淮河和秦嶺是我國的南北天然分界線,是歷史上我國糧食主產區,歷史上有一句話說湖廣熟,天下足,可見淮河流域在中國農業歷史上的地位,現淮河流城己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一個亮點。
淮河流域洪澇災害多發的原因
原因:淮河流域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多雨。
地形屬于黃淮還平原,排洪渠道不是很通常,雨多的時候,河流容易泛濫。水淮河水系以廢黃河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兩大水系,二水系通過京杭大運河、淮沭新河和徐洪河貫通,就是黃河泛濫,該地區也容易受災,歷史上黃河就不止一次奪淮入海。
措施:上游植樹造林、種草、增強植被涵養水源能力;中游修建大壩等水利工程;下游等地修建防護堤;退田還湖、加強湖泊涵養水源能力;疏通河道、截彎取直。
擴展資料:
淮河中游歷史上洪水頻繁,大別山區的淠、史河上游洪水,頻率較高,特大洪水的1850年,淠河東源白蓮崖、磨子潭、佛子嶺最大流量分別為7800、8840、12900立方米每秒。
洪水為淠河歷史最大洪水?;幢敝Я髦猩嫌纹皆貐^洪水多系黃泛洪水。歷史上淮河中游洪災多在城市洪水記述中反映。
淮河流域沂沭泗水系,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繁。1~19世紀,大小洪災及久雨澇災120次。由于沂沭泗地理特點洪澇情況不同,在120次中,南四湖湖西區52次;南四湖湖東區29次;沂沭泗河區39次。
淮河有多長?
淮河從太白頂起源,潛流入崖,穿谷越灘,迂回曲折地沖出峽谷,自此開始奔騰向東流。南北兩側山地、丘陵和坡地上的眾多河流順勢向淮河匯集?;春影{百川,接納眾多支流,水量迅速增加,水位陡漲。特別是在穿過崇山峽谷、丘陵洼地之后,淮河在安徽正陽關與潁河相會,驟然變為一條寬闊的主干流,形成了“七十二水歸正陽”的奇觀。
淮河從源頭到河南、安徽交界處的洪河口,是它的上游,長382千米。這一段淮河穿行于山地和丘陵之間,具有山溪性河流的特點,水流比較湍急,暴漲暴落。自洪河口到江蘇省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為中游?;春又杏伪卑稙辄S淮平原的一部分,南岸為江淮丘陵,是長江流域和淮河流域的分水嶺。從洪澤湖出口處的中渡到三江營或扁擔港入黃海為淮河下游。從河源到入???,長度大約為1000千米。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北熱新能源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mgscenter.com/archives/70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