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廢料處理※— ★核廢料再利用技術★
本文由(Stacy Lewis)提供,觀看了核廢料處理的用戶還觀看了怎樣看待核能的優勢和弊端,核廢料放哪,核廢料處理概念股龍頭。
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看點:
幸福工廠核廢料怎么辦?
用卡車站把核廢料運到拖拉機上。拆掉地基讓拖拉機,掉入天坑摔出地圖。
貌似拖拉機會慢慢往下沉,有興趣的自己試試。 建拖拉機或者拆除地基,可以離得很遠進行。
核電站的廢料都是怎么處理的,處理后已經安全了嗎?
1945年7月16日,世界上第一顆原子彈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安拉莫果爾多沙漠引爆,人類第一次見識了蘊藏在原子核內魔鬼般的強大能量。人們在感到戰栗的同時,也對能夠控制這種能量心生向往,令人欣慰的是,經過不懈的努力,現在的我們已經可以部分地利用這種能量了。
因為相對于傳統的化石燃料,核燃料能量密度可以高上幾百萬倍之多,再加上其清潔、高效以及廉價等特性,所以利用核能來發電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時至今日,人類已經在世界各地建設了好幾百個核電站然而核電站雖好,但其產生的核廢料卻不免令人擔憂。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核電站產生的核廢料是怎么處理的,最后都到哪去了?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
核廢料的危害主要來自它們的放射性(指不穩定的原子核衰變時釋放出射線,然后趨于穩定的現象),根據放射性水平的不同,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將它們分為了低、中、高三個等級,如下所示(注:“貝可”是放射性活度的計量單位,1“貝可”表示每一秒有一個原子發生衰變)。
放射性極低的氣體和廢水很容易處理,采用一般的方式(如稀釋、過濾、化學處理等等)就可以完全地將它們無害化了,而處理放射性更高一些的固體以及液體核廢料(中低放),就顯得比較麻煩了,它們必須要妥善處理,稍有不慎就會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可估量的破壞。
對于中低放核廢料,現在主要是采用陸地淺埋(掩埋深度為100至300米)的處理方式,簡單地講就是將它們打包處理后再放置一段時間(一般不超過5年)以便散熱,等它們冷卻到一定的程度后,再將其送到指定的核廢物處置場進行掩埋。這個打包過程比較復雜,特別是對那些液體核廢料,為他防止它們到處滲透和流淌,我們需要先將它們固化處理(比如說在液體核廢料中混入瀝青或者水泥等)。
總的來說,現有的中低放核廢料處理方式還是很安全的,因為這類核廢料本來放射性水平就不高,只要嚴格按照相關規范進行包裝和掩埋,就不會對外界造成任何影響。然而對于那些高放核廢料,就另當別論了。
高放核廢料不但放射性水平極高,而且其半衰期可以高達幾萬到幾十萬年之多,這就意味著在處理這種核廢料時,我們至少要保證其在數萬年的時間內與外界隔絕,很顯然,這是很難做到的事情。事實上,直到現在這仍然是一個非常棘手的難題。
對此,曾有專家提出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那就是將高放核廢料集中打包處理后,然后裝在火箭上把它們送到月球上,或者更加遙遠的太空中去。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個很好的主意,然而事實卻是,人類發射火箭的成功率不可能做到100%,假如發射高放核廢料失敗,那么就會在地球上造成無法想象的災難,因此這條“妙計”也就被否決了。
以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處理高放核廢料的最好方式是,先將高放核廢料進行分離,將其中的有用物質(如鈾、钚等)進行回收利用,然后再用專用加速器制造高速粒子流對剩余核廢料進行轟擊,讓它們發生嬗變反應(這會大大地縮短核廢料的半衰期)。
在理想的情況下,通過上述的方法,96%的高放核廢料都可以得到有效處理,那這剩下的4%怎么辦呢?還是只有用老方法——掩埋,不過這種掩埋就不是上述的陸地淺埋了。根據專家們的設想,其掩埋深度至少都得是500至1000米(當然是越深越好),并且在掩埋之前,必須要將它們固化成玻璃體或者陶瓷體,從而做到最大化地防止放射性物質遷移和擴散。
需要指出的是,到目前為止,關于處理高放核廢料的相關技術并沒有完全成熟,在不少方面都還在處于研究狀態,因此世界上現有的絕大多數高放核廢料,都還暫時保存在各個核電站的硼水池子里,等待著最終的處理方法。不過我們也不用太過擔心,第一是因為高放核廢料本來就不多(只占核廢料總量的大約3%),第二是因為核電是人類非常在意的優質能源,所以世界上各個國家都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
為什么核廢料很難處理與處置
其次因為他放射性劑量很強。雖然廢料已經無法再反應堆里提供能量了,但是他的放射性依然很強,大量的放射性粒子,使得對他的操作變得很艱難。如果需要移動,除非全機械化一。一旦需要人類靠近,就需要很重的隔離保護。轉移,運輸都成問題。
再次因為他很難稀釋。舉個例子。
放射性單位是居里(Ci),人處在0.1uCi的環境下,不會有危害。0.1uCi有多少呢?1毫升濃度為0.1 ng/L(納克每升)的放射性砷(As-77),他的放射量有2000uCi。大家自己來算這個賬,一噸核廢料要稀釋成什么樣子,才能沒危害。
最后,因為他處理成本太高。蓋個大水泥房子,放里面完事了多便宜。不要跟我說扔海底,要扔你去扔啊。也不要跟我說會地震什么的,能把幾米厚水泥鋼筋倉庫破壞的地震發生在核反應堆周圍的概率有多大。也不要跟我說扔月球或者太空,熊孩子怎么這么鬧心呢。放屋里礙著你什么事了。
綜上所述,核廢料處理急需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檢測,富集核反應堆周邊極低濃度的锝99,還有如何處理精煉核燃料時所產生的廢料。
核廢料怎樣處理?
國際上對高放射核廢料有兩種處理方式,一種是直接把乏燃料當核廢料,經過處理裝在大罐子里直接埋到很深的地層下,像美國、俄羅斯、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幅員遼闊的國家目前都是這樣做的。還有一種是將裝有核廢料的金屬罐投入選定海域4000米以下的海底。
核廢料泛指在核燃料生產、加工和核反應堆用過的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廢料。也專指核反應堆用過的乏燃料,經后處理回收钚239等可利用的核材料后,余下的鈾-238 等不再需要的并具有放射性的廢料。
從技術層面來看,核廢料主要分為高放射性、中放射性、低放射性三類。高放射性核廢料主要包括核燃料在發電后產生的乏燃料及其處理物。中低放射性核廢料一般包括核電站的污染設備、檢測設備、運行時的水化系統、交換樹脂、廢水廢液和手套等勞保用品。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危害較低;高放射性核廢料則含有多種對人體危害極大的高放射性元素,例如只需10毫克钚就能致人斃命,因此各種核廢料處置方法是不一樣的。
中國對中低放射性核廢料的處理,按國家標準和國際原子能機構的要求處理,不論是固體核廢料還是液體核廢料,都要進行固化處理,然后裝在200升的不銹鋼桶里,放在淺地層的處置庫里。
將核廢料埋在永久性處置庫是目前國際公認為最安全的核廢料處置方式。不過,在西方社會,由于環保人士的強烈反對,政府要找到一個不被反對的核廢料永久存放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更傾向在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庫中暫時存放,同時期待有更安全、更能被接受的處理技術和方案出現,再作最終處理。目前為止,全世界已經確定建設高放射核廢料處置場廠址的國家只有芬蘭。為了保證核廢料得到安全處理,各國在投放時要接受國際監督。
日本核廢料最好的處理方法?
第一,蒸餾揮發。就是把核污水煮開,放射性物質沉淀水份蒸發。這個辦法成本高昂。
第二,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來的。根據切爾諾貝利核事故的處理方法,在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機組正下方挖掘地道正對著還在繼續融蝕的核燃料,然后將大量硼砂放在地道里,等核燃料融蝕到地道時,硼砂吸收中子核反應停止,這樣就不需要繼續用海水降溫了。
這個方法成本不高,但是作業的工人百分之百活不成,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搶險的勇士就是這樣犧牲的。
第三,還是俄羅斯科學家提出來的,用小當量氫彈,對是氫彈不是原子彈,在核事故機組處引爆,氫彈釋放的一億度高溫可以徹底分解清除核燃料和核廢料。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北熱新能源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mgscenter.com/archives/70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