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處置※— ★南京一般污泥處置★
本文由(Rebecca Pace)提供,觀看了污泥處置的用戶還觀看了污泥怎樣處理才是合法的,污泥處置需要什么環保手續,污泥處置車。
聲明:以上內容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本文看點:
污泥的處理和處置方法有哪些
法律分析:污泥濃縮 污水處理廠產生的污泥含水率高達99%,需要經過污泥濃縮后再對污泥進行后續的處置。污泥濃縮后含水率為95%左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第四十條 國家促進清潔生產和資源循環利用。
國務院有關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
企業應當優先使用清潔能源,采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排放量少的工藝、設備以及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和污染物無害化處理技術,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第四十二條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應當采取措施,防治在生產建設或者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廢氣、廢水、廢渣、醫療廢物、粉塵、惡臭氣體、放射性物質以及噪聲、振動、光輻射、電磁輻射等對環境的污染和危害。
排放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明確單位負責人和相關人員的責任。
重點排污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和監測規范安裝使用監測設備,保證監測設備正常運行,保存原始監測記錄。
嚴禁通過暗管、滲井、滲坑、灌注或者篡改、偽造監測數據,或者不正常運行防治污染設施等逃避監管的方式違法排放污染物。
污泥處理的處理方法,你知道多少?
濃縮(去除水、增加固態物含量的過程,減少污泥的體積,固態物含量3%-8%的污泥濃縮后體積減少50%)、穩定(減少病原體,去除異味,抑制、減少并去除可能導致腐化的物質)、調節(化學和/或物理調節,目的是去除污泥中的水分)、脫水(目的是減少污泥中的水分,可去除污泥異味,使污泥成為非腐敗性物質)、壓縮。完成上述步驟后,進行安全填埋。
污泥處置應遵循哪些原則
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
對于污泥處理處置而言,不同國家的技術路線不盡相同,同一國家不同地區也存在差異,因地制宜應該是技術路線選擇的基本思路和原則。張辰認為,應該綜合考慮污泥泥質特征、地理位置、環境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確定污泥處置方式。
我國能源缺乏,與污泥好氧穩定等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藝技術相比,污泥厭氧消化和多種形式的土地利用更適合我國國情。雖然污泥干化焚燒工藝的減量效果明顯,且占地少,但其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相對較高,僅適用于大城市、大型城鎮群以及用地緊張地區。但是,在具備經濟條件、污泥熱值條件和土地資源緊缺的地區,采用污泥焚燒技術也是選擇之一。
原則二:安全、可靠、經濟、適用
統籌兼顧,做好前期規劃,避免二次污染
張辰認為,污泥處理處置要從整體入手,通盤考慮各個環節。在工程設計、工藝設備選購、后續運行服務等領域都要做好前期規劃。
從操作上看,最好的結果是區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的城鎮污水處理廠中,污泥處理處置設施必須與污水處理設施同時規劃、同時建設、同時投入運行。
同時,從管理方面看,要對污泥的產生、儲存、處理、運輸及最終處置進行全過程發展規劃并進行相應的監督管理。但無論采用哪種工藝技術處理處置污泥,都必須遵循污泥處理處置相關技術規程,做到“安全、可靠、經濟、適用”,處理泥質符合有關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切實避免二次污染。
原則三:處置方式決定處理技術
污泥處置不存在高、精、尖問題,只需找到適合規?;B續處置、節能可靠的集成技術工藝
在具體的技術工藝路線選擇上,張辰認為,應根據處理處置對象確定針對性強的技術工藝路線。按照產生的污泥量、污泥性質,結合自然環境及處置條件選用符合實際的污泥處理工藝,并按照工藝設計的要求選擇合適的、適應工程實況的設備才能保證工藝參數的可靠達標、保證設備穩定連續運行。
由于污泥產生量逐年攀升,導致污泥處理處置壓力增大。但污泥處理處置與其他固廢處理處置技術一樣,不存在高、精、尖的問題,要做的只是立足技術工藝研究,選取優勢技術工藝,提高系統組織和匹配能力,在國內外現有技術和設備的基礎上總結、篩選、改進,最終形成一種適合規?;B續處理處置、節能可靠的集成技術工藝。
比如,目前備受專業人士關注的厭氧消化方式,其實只是污泥處置的一個環節,具體采取什么樣的工藝技術,還需根據具體的情況來決定。而從處理結果看,污泥處理應該遵循減量化、穩定化、無害化等基本原則,污泥的資源化則是污泥處置的最高要求。
醫療污水化糞池污泥處置要求?
一 醫院污水中污泥的種類和泥量
1 污泥根據處理工藝,分為化糞池污泥、初沉污泥、生化剩余污泥、化學(混凝)沉淀污泥、消化污泥等。
2 醫院污水處理過程產生的泥量與原水的濃度(SS:懸浮固體)及處理工藝有關。
3化糞池污泥來自醫院醫務人員及患者的糞便,污泥量取決于化糞池的清掏周期和每人每日的糞便量。每人每日的糞便量約為150克。一般清淘周期6-12個月。
二醫院污泥處理
污泥處理工藝以污泥消毒和污泥脫水為主。
水處理工藝產生的剩余污泥在污泥消毒池內,投加石灰或漂白粉作為消毒劑進行消毒。若污泥量很小,則消毒污泥可排入化糞池進行貯存;污泥量大,則消毒污泥需經脫水后封裝外運,按照環評批復要求進行安全填埋或者焚燒處置。
A 污泥消毒
a、污泥首先在消毒池或污泥池中進行消毒,消毒池或污泥池池容不小于處理系統24h產泥量,且不宜小于1立方。儲泥池內需采取攪拌措施,以利于污泥加藥消毒。
b、每天濕污泥產量小于2立方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污泥可在消毒后排入化糞池,此時化糞池的容積應考慮到此部分的污泥量。每天濕污泥產量大于2立方的醫院污水處理系統,污泥可在消毒后進行脫水。
c、污泥消毒的最主要目的是殺滅致病菌,避免二次污染,可以通過化學消毒的方式實現?;瘜W消毒法常使用石灰和漂白粉。
(1)石灰投量每升污泥約為15g,使污泥pH達12以上,充分攪拌均勻后保持接觸30-60min,并存放7天以上。(pH值高的環境不適于微生物生存,用石灰處理醫院污泥pH>12,并保持24小時以上,污泥中的糞大腸菌群將降低99.9999%以上)
(2)漂白粉投加量約為泥量的10-15%。
(3)有條件的地區可采用紫外線輻照消毒。
B 污泥脫水
a、污泥脫水的目的是降低污泥含水率,脫水過程必須考慮密封和氣體處理。
b、污泥脫水宜采用離心脫水機。離心分離前的污泥調質一般采用有機或無機藥劑進行化學調質。
c、脫水后的污泥應密閉封裝、運輸。
d、較多污水量小于1000噸每天的醫院,均不設置獨立污泥處理系統,通常只有污泥濃縮池?,F階段比較常見的做法是委托專業公司采用一體化移動式污泥環保脫水車進行處理后裝袋。
三 污泥的最終處置
根據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中的要求,醫院污水處理站污泥屬于危險廢物,需要按照危廢要求進行處置。
污泥處理和處置有什么原則
(1)減量化:由于污泥含水量很高,體積大,且呈流動性,經減量化以后,可使污泥體積減至原來的十幾分之一,且由液態轉變成固態,便于運輸和消納。
(2)穩定化:污泥中的有機污染物含量高,極易腐敗產生惡臭,經穩定消化后,易腐敗的部分有機污染物被分解轉化,不易腐敗的部分惡臭味也大大降低,方便后續處理、處置。
(3)無害化:污泥中,尤其是初沉污泥中含有大量病原菌、寄生蟲卵及病毒,易造成傳染病傳播。經過無害化處理后,如消化后,可殺死污泥中大部分的蛔蟲卵、病原菌和病毒,大大提高污泥的衛生指標。
(4)資源化:污泥因含有大量有機物質,其熱值在10000~15000KJ/kg(干泥)之間,相當于煤和焦炭,可在焚燒中獲取熱量用于生產,又因為污泥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和有機物質,是具有較高肥效的有機肥料。還因為污泥在厭氧消化中將有機物轉化為沼氣,供沼氣鍋爐、沼氣發動機用作燃料,節省運轉成本。
污泥處理所采用的工藝主要有:
(1)污泥濃縮。重力濃縮、離心濃縮、汽浮濃縮和加藥機械濃縮等工藝。
(2)污泥消化。好氧消化、厭氧消化,厭氧消化又分常溫消化、中溫消化、高溫消化。
(3)污泥脫水。有自然干化脫水、機械脫水、冷凍和加熱脫水等工藝。常用的機械脫水又分帶式壓濾脫水、離心脫水、板框壓濾機脫水等。
(4)污泥處置的工藝主要有農、林業使用作肥料或改良土壤。也可送焚燒爐焚燒和烘干,送垃圾場填理和生產建筑材料。
如何處理污泥
2015年關于國家對污泥處置有哪些扶持政策
本文來自網絡,不代表北熱新能源立場,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imgscenter.com/archives/70820.html